幼儿园环境具有儿童性、教育性、互动性、开放性、激励性的特点
(1)儿童性
幼儿园是儿童生活、学习、发展的重要场所,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所蕴含的要素应包含充满童心、童趣,即应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规律、符合儿童的审美标准、有利于促进儿童发展。首先,环境的空间布局、色彩搭配和物品材料等,应乐于让幼儿接受,能吸引幼儿的关注,激发其审美情感、探索兴趣和学习的欲望。特别是物品材料应易于幼儿操作,使幼儿动手、动脑相结合。其次,环境的空间布置内容应尽可能来源于儿童生活、来自儿童创作、反映儿童世界。无论是对生活和学习经验的梳理,对身边事物的观察,还是绘画、手工、绘本等作品,都应首先选择那些充满稚趣而纯真的作品。
(2)教育性
包括物质环境的认知引导,也包括精神环境的潜移默化。幼儿园环境是教育的场所,应把教育目的和要求有机融合其中,让物质环境充满认知元素,让精神环境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,使幼儿园中有形的、无形的资源都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。如,物质环境方面,教育环境的空间、内容、材料等应随着幼儿的发展进步而变化,这种变化不是跳跃的、摇摆的、无序的,而是根据幼儿的学习与成长需要、教育主题进展而适时调整的;精神环境方面,教师的关爱态度和闻名言行、有效的师幼互动、良好的人际氛围和园本文化等,都应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。总之,教师应在观察和了解儿童的基础上,有目的、有计划地对幼儿园物质环境、精神环境不断调适,使环境充分发挥育人作用。
(3)互动性
幼儿园环境成为教育资源的过程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。互动性是指教育环境中教师、幼儿、环境、材料等因素相辅相成、相互作用、相互结合,既不是老师的高控高压,也不是幼儿的无序随性。教师参与环境的方式有时是显性的、直接的、有声的,有时是隐形的、间接的、无声的,但无论何种形式都必须渗透教师理性的思考,反应教师的专业化水平。幼儿参与环境主要体现在能够及时关注环境中的变化,愿意操作、摆弄、运用环境中的各种资源,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任务。例如选择小组、确定合作伙伴、收集资料、记录自己的意见,遵守集体活动秩序和自主活动规则进行活动,用自己的方式展示经验与发现等。
(4)开放性
幼儿园的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内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,还应该本着开放的原则,将可利用的幼儿园内外的教育等资源充分利用起来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、扎实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、幼儿园的家庭教育活动和家园合作活动,丰富幼儿园学习内容和生活内容。
(5)激励性
主要指向幼儿园环境具有尊重与关爱、包容与接纳、支持与激励的特点。精神环境也称心理环境,其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人际之间的尊重、信任和鼓励。幼儿园的精神环境应让教职员工以及幼儿在一种宽松、安全的心态下有序地融入保教活动,激发教职员工和幼儿的积极情感,增强其自信心,支持其发展,促进其心理健康。其中,良好而有效的师幼关系,是幼儿园精神环境的重要内容。教师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,给予幼儿充分地尊重与关爱、包容与接纳、支持与激励。